選取 Wi-Fi 網路

本頁說明 Android 12 用於選取及切換 Wi-Fi 網路的演算法和程序。Android 會持續評估連線網路的品質,並評估可用網路的品質。

自動連結的生命週期

本文說明 Android 裝置評估及連線至可用 Wi-Fi 網路的程序。

  1. 裝置會透過下列其中一種方式掃描可用網路,具體方式取決於螢幕是否開啟。

    • 螢幕開啟 (已連線):Android 連線子系統會定期評估目前的連線是否良好,足以略過掃描 (如螢幕開啟時的掃描所定義)。如果連線品質不佳,無法略過掃描,連線子系統會觸發掃描,偵測可用網路。其他系統元件 (例如位置資訊系統或應用程式,包括「設定」應用程式) 也會觸發這類掃描。
    • 螢幕開啟 (已中斷連線):Android 連線子系統會按照指數式退避排程,定期發出掃描要求。這個模組會評估收到的所有掃描結果,並嘗試選取要連線的最佳網路。
    • 螢幕關閉 (已中斷連線):螢幕關閉後,主機 CPU 會立即使用偏好網路卸載 (PNO) 掃描,透過偏好網路清單為韌體編程。如果韌體找到任何偏好網路,就會喚醒主機。AOSP 會假設裝置支援 PNO。

    WifiManager#allowAutojoinGlobal(boolean) 方法可用來停用自動連線。這是專屬 API,裝置製造商只能在特定情況下使用 (例如非行動裝置、預先設定的裝置)。

    如果裝置已連線,且 config_wifi_framework_enable_associated_network_selection 疊加層設為 false,系統就不會執行連線掃描,掃描結果也不會觸發網路選取作業。裝置中斷連線時,這項設定不會生效,也就是說,裝置仍會掃描連線並選取網路。

  2. 評估掃描結果。

    • 如果裝置已連上 Wi-Fi 網路,架構會評估目前的網路是否足以略過網路選取程序

      如果符合下列任一條件,系統就會將網路定義為「足以略過網路選取畫面」

      • 距離上次選取電視網不到 10 秒。
      • 使用者最近手動連線到網路 (「最近」可使用 config_wifiSufficientDurationAfterUserSelectionMilliseconds 疊加層設定)。
      • 裝置已連線至線上註冊 (OSU) 連線。
      • 符合下列所有規定:

        • RSSI 高於必要 RSSI 門檻,或連線傳輸的流量充足 (如需 RSSI 和流量門檻,請參閱螢幕開啟時的掃描)。
        • 網路已通過驗證 (已連上網際網路),或使用者已核准在沒有網際網路連線的情況下使用。
        • 網路不設用量限制。
    • 如果網路足以略過網路選取程序,就不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 如果連線的 Wi-Fi 網路不夠好,或是裝置未連上網路,架構會呼叫網路提名者,根據經過篩選的掃描結果,產生要連線的候選 Wi-Fi 網路清單。網路提名者會尋找現有的 Wi-Fi 設定,或為候選網路建立新設定。

    • 系統會篩選掃描結果,移除 RSSI 低於輸入 RSSI 的 BSSID (可使用 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entry_rssi_threshold_24GHz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entry_rssi_threshold_5GHzconfig_wifiFrameworkScoreEntryRssiThreshold6ghz 疊加層設定)。此外,系統也會篩除遭封鎖的 BSSID。如果連線失敗次數過多、經常中斷連線,以及存取點明確要求在一段時間內不要嘗試建立關聯 (MBO-OCE),系統就會封鎖 BSSID。BSSID 封鎖功能說明請參閱下方的「SSID 和 BSSID 封鎖」一節。

    • 如果裝置快速移動,系統會選擇性地進一步篩選掃描結果,移除 RSSI 快速變動的 BSSID (表示這些 BSSID 並未隨著裝置移動)。這項最佳化功能可透過 config_wifiHighMovementNetworkSelectionOptimizationEnabled (啟用/停用最佳化功能) 和 config_wifiHighMovementNetworkSelectionOptimizationScanDelayMsconfig_wifiHighMovementNetworkSelectionOptimizationRssiDelta 疊加層進行設定,這些疊加層會設定掃描結果的穩定性需求 (一段時間內掃描結果的 RSSI 變化)。

  3. 架構會執行候選評分器,為每個服務集識別碼 (SSID) 候選項目產生分數。SSID 候選項目可以包含多個基本服務集 ID (BSSID) 候選項目 (由網路提名者產生)。得分最高的候選人即為勝選候選人

  4. 架構會執行使用者連線選擇演算法,這可能會讓使用者選取的網路成為新的勝出候選網路,而非候選網路評分工具的勝出候選網路。

  5. 架構會判斷獲勝候選項目是否與目前連線的網路相符。如要視為相符,必須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

    • 候選網路和連線的 Wi-Fi 網路具有相同的 BSSID。
    • 如果韌體漫遊功能可用 (包括 BSSID 黑名單功能),則勝出候選網路和連線網路的 SSID 和安全性類型相同。

    如果獲勝候選人與目前連線的網路相符,則不會採取任何進一步動作。如果勝出候選人與網路不符,裝置會與勝出候選人建立關聯。

請注意,應用程式使用 Wi-Fi 網路要求 API 時,系統會停用自動網路連線,並覆寫系統設定,建立沒有網際網路的區域網路 (支援雙重並行電台的裝置除外)。

評估連線網路

Android 架構或韌體會定期評估連線網路的品質。本節說明螢幕開啟或關閉時,系統如何評估連線的網路。

除了上述網路選擇外,我們也會進行這項評估。

螢幕開啟

Android 架構會以下列方式評估連線網路:

  1. Wi-Fi 服務每 3 秒會輪詢一次 RSSI 和連結層統計資料 (可使用 config_wifiPollRssiIntervalMilliseconds 疊加層設定)。

    如果使用 config_wifiAdjustPollRssiIntervalEnabled 疊加層啟用動態間隔調整功能,輪詢間隔會根據裝置行動狀態和 RSSI 動態變化。

    • 當裝置靜止不動 RSSI 高於 -68 dBm 時 (由 config_wifiClientRssiMonitorThresholdDbmconfig_wifiClientRssiMonitorHysteresisDb 疊加層設定),輪詢間隔會延長至 6 秒 (由 config_wifiPollRssiLongIntervalMilliseconds 疊加層設定)。
    • 當裝置處於非靜止狀態 RSSI 低於 -73 dBm 時 (由 config_wifiClientRssiMonitorThresholdDbm 疊加層設定),輪詢間隔會縮短回 3 秒 (由 config_wifiPollRssiIntervalMilliseconds 疊加層設定)。
  2. Wi-Fi 服務會根據 RSSI 和連結層統計資料計算連線分數。

  3. Wi-Fi 服務會將分數傳遞給連線服務,後者會根據分數判斷是否要連線至 Wi-Fi 網路,或是其他可用的網路類型 (例如行動網路)。

螢幕已關閉

架構不會對連線的網路啟動評估,但如果其他元件 (例如位置資訊服務) 啟動掃描,網路選取程序可能仍會發生。韌體會評估網路品質,如果網路品質不佳,韌體可能會漫遊,或 (最終) 與網路解除關聯,並喚醒主機。

連線掃描

系統會根據裝置是否開啟螢幕、是否關閉螢幕並連上 Wi-Fi,或是否關閉螢幕且未連上 Wi-Fi,自動執行掃描。

螢幕開啟

螢幕開啟時,架構會以越來越短的間隔觸發掃描決策。掃描決策間隔是透過 config_wifiDisconnectedScanIntervalScheduleSecconfig_wifiConnectedScanIntervalScheduleSecconfig_wifiSingleSavedNetworkConnectedScanIntervalScheduleSec 疊加層 (整數陣列) 設定。根據預設,掃描作業會使用 20、40、80 和 160 秒的指數退避間隔,後續掃描作業可能會以 160 秒的間隔執行 (這些是這些疊加層的預設值)。

每當螢幕狀態變更 (即開啟或關閉螢幕時),指數輪詢掃描間隔就會重設,並以 20 秒間隔重新啟動。

(Android 13 以上版本) 如果需要在執行階段使用不同的掃描間隔,OEM 專屬應用程式可以呼叫 WifiManager#setScreenOnScanSchedule(screenOnScanSchedule) API,動態設定螢幕開啟時的掃描排程。

系統會根據目前的網路連線是否良好,足以略過掃描,決定是否執行或略過掃描。如果符合下列任一條件,連線就足以跳過掃描

  • 裝置已連線至線上註冊 (OSU) 連線。
  • 透過連線傳送的流量充足 (請參閱下方的流量門檻)。
  • RSSI 高於必要的 RSSI 門檻 (請參閱下方的 RSSI 門檻)、最近執行過網路選取作業 (預設為 10 分鐘,但可使用 config_wifiConnectedHighRssiScanMinimumWindowSizeSec 疊加層設定),網路已通過驗證 (已連上網際網路),或使用者已核准在沒有網際網路連線的情況下使用。

RSSI 和流量門檻如下:

  • 2.4 GHz 頻帶的 RSSI 高於 -73 dBm,並已設定 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low_rssi_threshold_24GHz 疊加層;5 GHz 和 6 GHz 頻帶的 RSSI 高於 -70 dBm,並已設定 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low_rssi_threshold_5GHzconfig_wifiFrameworkScoreLowRssiThreshold6ghz 疊加層。
  • 流量 (傳輸或接收) 超過每秒 16 個封包 (pps),並透過 config_wifiFrameworkMinPacketPerSecondActiveTraffic 疊加層設定。

裝置已連線且螢幕開啟時。連線評分器會定期監控 Wi-Fi 品質,方法是查看 RSSI 和傳輸的封包數量等信號。如果系統判定 Wi-Fi 品質不佳 (如下所述),且裝置支援雙重並行電台,就會觸發掃描。config_wifiLowConnectedScoreThresholdToTriggerScanForMbb 疊加層可用於設定觸發掃描的分數門檻。您可以使用 config_wifiLowConnectedScoreScanPeriodSeconds 疊加層設定這些掃描的週期。

螢幕關閉並連上 Wi-Fi

螢幕關閉且裝置連上 Wi-Fi 網路時,韌體 (Wi-Fi SoC) 會執行漫遊掃描。螢幕關閉時,架構不會執行任何掃描。

螢幕關閉且未連上 Wi-Fi (已中斷連線狀態)

螢幕關閉且 Wi-Fi 連線中斷時,韌體會執行 PNO 掃描 SSID。架構會使用要掃描的 SSID 清單和要掃描的頻道清單,設定韌體。如果找到已設定的 SSID,韌體會喚醒架構。

架構也會設定韌體執行 PNO 掃描的間隔,並根據裝置行動狀態選取不同的掃描間隔。在低移動狀態 (裝置靜止不動) 下,前三次掃描的間隔為 60 秒 (由 config_wifiStationaryPnoScanIntervalMillis 疊加層控制),後續掃描的間隔為 180 秒 (疊加層的固定 3 倍乘數)。在高移動性狀態下,前三次掃描的間隔為 20 秒 (由 config_wifiMovingPnoScanIntervalMillis 疊加層控制),後續掃描的間隔則為 60 秒 (疊加層的固定 3 倍乘數)。

網路提名者

網路提名者會尋找或建立網路的設定 (WifiConfiguration),這些網路包括:

  • 可用的網路 (根據掃描結果) 或已連線的網路 (有時會因掃描結果不穩定而遺漏)。
  • RSSI 必須盡可能低。2.4 GHz 頻帶的最低 RSSI 為 -80 dBm,5 GHz 和 6 GHz 頻帶的最低 RSSI 為 -77 dBm,可使用 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entry_rssi_threshold_24GHz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entry_rssi_threshold_5GHzconfig_wifiFrameworkScoreEntryRssiThreshold6ghz 疊加層設定。
  • 未遭封鎖,例如先前連線失敗。
  • 網路未指出無法使用 (例如使用 MBO/OCE)。
  • 可與裝置上可用的憑證建立關聯。

使用下列網路提名人:

  • 已儲存的網路提名者:評估所有已儲存的網路 (包括已儲存的 Passpoint 訂閱項目)。
  • 建議的網路提名者:使用 Suggestion API 評估應用程式提供的所有網路 (包括建議的 Passpoint 訂閱項目)。

候選人評分者

評估人員會評估每位候選人並給予分數。ThroughputScorer (預設評分者) 的分數依據如下:

  • 系統會根據 RSSI 計算基本分數,其中 2.4 GHz 頻帶的 RSSI 上限為 -73 dBm,5 GHz 和 6 GHz 頻帶的 RSSI 上限為 -70 dBm (使用 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low_rssi_threshold_24GHzconfig_wifi_framework_wifi_score_low_rssi_threshold_5GHzconfig_wifiFrameworkScoreLowRssiThreshold6ghz 疊加層設定)。
  • 系統會根據技術、頻道頻率、頻寬、RSSI、頻道狀況、空間串流數量上限和其他參數,估算輸送量並計算分數提升幅度。您可以使用 config_wifiFrameworkThroughputBonusNumeratorconfig_wifiFrameworkThroughputBonusDenominator 疊加層設定分數加成,但不得超過 config_wifiFrameworkThroughputBonusLimit 疊加層指定的最大值。
  • 使用者或應用程式最近選取的候選網路會獲得大幅加分,時間長度可使用 config_wifiFrameworkLastSelectionMinutes 疊加層設定 (在這段時間內,系統保證會選取該網路,而非使用者未選取的網路)。
  • 符合目前網路的候選項目會獲得 config_wifiFrameworkCurrentNetworkBonusMinconfig_wifiFrameworkCurrentNetworkBonusPercent 疊加層設定的分數加成 (根據 RSSI 和輸送量分數的百分比,獲得額外加分,最低可設定)。
  • 安全網路的分數會高於開放網路。獎金是使用 config_wifiFrameworkSecureNetworkBonus 疊加層設定。
  • 非計量付費 (免費) 網路的分數會高於計量付費 (付費) 網路。 獎金是使用 config_wifiFrameworkUnmeteredNetworkBonus 疊加層設定。
  • 系統會給予已儲存的網路較高的分數,高於使用建議 API 建議的網路。獎金是使用 config_wifiFrameworkSavedNetworkBonus 疊加層設定。
  • 不信任的聯播網 (可透過 Suggestion API 要求) 的分數會低於任何其他聯播網。
  • 如果裝置目前連線至可存取網際網路的其他網路,先前偵測到沒有網際網路的網路會獲得 0 分。

儲存與建議、未計量與計量 (即預設疊加值) 的預設獎金會產生嚴格的優先順序,依序為儲存、建議、計量和未計量:

  1. 已儲存的非計量付費網路
  2. 建議的非計量付費網路
  3. 已儲存的計量付費網路
  4. 建議的計量付費網路

也就是說,系統一律會先選取已儲存的免付費網路,再選取已儲存的付費網路。使用者或應用程式最近選取的評分加分可能會覆寫這項嚴格優先順序。

架構可以安裝多個候選評分者,但一次只能啟用一個。其他評分者可用於指標 (調查替代演算法)。在 Android 11 中,預設評分者為 ThroughputScorer

封鎖 SSID 和 BSSID

架構可能會封鎖 SSID 或 BSSID,也就是暫時或永久不將這些 ID 納入連線考量。

封鎖 BSSID

BSSID 封鎖功能會針對特定失敗類型 (失敗類型清單請見下文),保留兩個失敗計數器:連續失敗計數器和連線失敗計數器。發生故障時:

  • 對應失敗類型的計數器會遞增。
  • 如果達到該失敗類型的失敗門檻:
    • BSSID 遭到封鎖。
    • 失敗的連線次數計數器會遞增。

BSSID 的封鎖時間長度一開始會是 (可設定的) 基準值 (由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BaseBlockDurationMs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BaseLowRssiBlockDurationMs 疊加層指定,視 RSSI 而定),並以指數方式增加,直到可設定的上限 (由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FailureStreakCap 疊加層指定) 為止。如果相同 BSSID 持續發生失敗,時間長度就會增加。時間長度是基本時間長度,並以失敗次數為指數增加,也就是說,失敗次數為 2 時,基本封鎖時間長度會增加 4 倍。

BSSID 封鎖的門檻取決於失敗原因,且可使用疊加層自訂:

  • AP 使用 MBO/OCE Unable to handle new STA 程式碼拒絕關聯: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ApUnableToHandleNewStaThreshold
  • 透過這個網路進行網際網路驗證失敗: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NetworkValidationFailureThreshold
  • 密碼錯誤,驗證失敗代碼: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WrongPasswordThreshold
  • EAP 網路的 EAP 驗證失敗代碼: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EapFailureThreshold
  • 關聯遭拒,其他一般關聯遭拒: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AssociationRejectionThreshold
  • 關聯逾時: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AssociationTimeoutThreshold
  • 驗證失敗,其他一般驗證失敗: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AuthenticationFailureThreshold
  • DHCP 失敗,無法佈建 DHCP: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DhcpFailureThreshold
  • 異常中斷連線:裝置連上網路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中斷連線: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MonitorAbnormalDisconnectThreshold。時間範圍可透過 config_wifiBssidBlocklistAbnormalDisconnectTimeWindowMs 設定。

清除 BSSID 封鎖清單的條件

在下列情況下,系統會從封鎖清單中清除 BSSID:

  • Wi-Fi 切換:所有 BSSID 都會從封鎖清單中移除。
  • 使用者輕觸 Wi-Fi 選擇器中的網路:系統會從封鎖清單中移除使用者所選網路的所有 BSSID。
  • 逾時:達到封鎖時間長度時,系統會從封鎖清單中移除 BSSID。
  • 重新啟動:所有封鎖清單都會清除。
  • 移除網路:與這個網路相關聯的所有 BSSID 都會從封鎖清單中移除。

失敗和連勝計數器重設條件:

  • 重新啟動:重設所有 BSSID。
  • 網路已移除:重設與網路相關聯的 BSSID。
  • L2 連線成功:針對下列錯誤代碼重設。

    • REASON_AP_UNABLE_TO_HANDLE_NEW_STA
    • REASON_WRONG_PASSWORD
    • REASON_EAP_FAILURE
    • REASON_ASSOCIATION_REJECTION
    • REASON_ASSOCIATION_TIMEOUT
    • REASON_AUTHENTICATION_FAILURE
    • REASON_ABNORMAL_DISCONNECT (只有在裝置上次連線至這個 BSSID 的時間超過 3 小時時,才會清除這個值)
    • REASON_NONLOCAL_DISCONNECT_CONNECTING
  • 網路驗證成功:重設下列錯誤代碼。

    • REASON_NETWORK_VALIDATION_FAILURE
  • DHCP 佈建成功:重設下列錯誤代碼。

    • REASON_DHCP_FAILURE

封鎖 SSID

SSID 封鎖功能與 BSSID 封鎖功能類似,發生連線失敗 (屬於該類型) 時,每個網路的每個失敗類型都會遞增失敗計數器。如果特定類型的失敗次數超過門檻,系統會根據設定永久或暫時封鎖 SSID。每種失敗類型的設定都以 WifiConfiguration.NetworkSelectionStatus.DISABLE_REASON_INFOS 編碼,摘要如下。

* 如果網路暫時停用,停用時間會根據網路連續連線失敗的次數動態調整。如果網路連續五次連線失敗,之後每次連線失敗,停用時間就會是前一次的兩倍。舉例來說,如果網路連續發生五次失敗,就會停用 5 分鐘;第六次失敗會停用 10 分鐘;第七次失敗會停用 20 分鐘,依此類推,最長停用時間為 18 小時。

失敗代碼 說明 門檻 基本停用時間長度* 停用類型
DISABLED_DHCP_FAILURE 無法佈建 DHCP 5 5 分鐘 暫時啟用
DISABLED_NO_INTERNET_TEMPORARY 網路驗證失敗,但使用者表示日後仍想連線至這個網路 1 10 分鐘 暫時啟用
DISABLED_AUTHENTICATION_NO_CREDENTIALS Supplicant 缺少連上網路的憑證 1 NA 永久
DISABLED_NO_INTERNET_PERMANENT 網路驗證失敗的預設值 1 NA 永久
DISABLED_BY_WIFI_MANAGER 已淘汰且未使用 1 NA 永久
DISABLED_BY_WRONG_PASSWORD 密碼不正確,且從未成功連上這個網路 1 NA 永久
DISABLED_AUTHENTICATION_NO_SUBSCRIPTION SIM 卡未訂閱時發生 EAP 失敗 1 NA 永久
DISABLED_ASSOCIATION_REJECTION 拒絕建立關聯失敗 5 5 分鐘 暫時啟用
DISABLED_AUTHENTICATION_FAILURE 其他驗證失敗情形 (即非密碼錯誤或 EAP 失敗) 5 5 分鐘 暫時啟用
DISABLED_AUTHENTICATION_PRIVATE_EAP_ERROR 供應商專屬 (私有) EAP 失敗。 1 NA 永久
DISABLED_NETWORK_NOT_FOUND 在掃描結果中,Supplicant 找不到符合架構要求連線的網路 (包括網路功能)。 2 5 分鐘 暫時啟用
DISABLED_CONSECUTIVE_FAILURES 網路連續五次以上連線失敗。這些故障的故障類型包括但不限於下表列出的故障類型。
5 5 分鐘 暫時啟用

在下列情況下,暫時停用的網路會重新啟用:

  • 停用期限已過。
  • 使用者手動選取要連線的網路。
  • 使用者切換 Wi-Fi。
  • 系統會重新啟動。
  • 網路在 RSSI 極低時遭到停用,但稍後在 RSSI 達到中等或更高時再次偵測到網路。

永久停用的網路會在下列情況下重新啟用:

  • 使用者手動選取要連線的網路。

在下列情況下,系統會重設網路的失敗計數器:

  • 系統會移除該網路。
  • 裝置已成功連上網路。
  • 停用時間到期後,網路已重新啟用。
  • 使用者手動選取要連線的網路。
  • 系統會重新啟動。

評量表

Android 10 推出的評分卡會記錄裝置上 BSSID 的統計資料。分數卡會使用 IpMemoryStore 服務保留。

Android 11 網路選取作業不會使用評分卡。

使用者連線選擇

Android 具有使用者連線選擇演算法,可讓選取程序優先選擇使用者明確連線的 Wi-Fi 網路,例如住家網路。即使這類網路的效能低於公用網路,使用者可能仍偏好使用,因為這類網路提供額外服務,例如控制家用裝置。

使用者選取網路時,系統會擷取使用者偏好的網路,方法是標記所有可見的 Wi-Fi 設定和訊號強度。如果在自動選取過程中選取標記的 Wi-Fi 設定,且使用者選取的網路可用,則在符合下列條件時,使用者連線選擇演算法會以使用者選取的網路覆寫選取項目:

  • 使用者上次使用所選網路時,該網路可存取網際網路
  • 使用者連線選擇的訊號強度不低於原始選取時的訊號強度,且有誤差範圍。您可以使用疊加層 config_wifiEstimateRssiErrorMarginDb 設定這項誤差範圍。

重新啟動後,使用者選擇的網路會保留。使用者連線選項適用於已儲存的網路、Passpoint 網路和建議網路。

雙向並行電台

本節說明裝置支援同時連線至兩個 Wi-Fi 網路時,如何選取 Wi-Fi 網路。

先接後斷

如果啟用「先建立連線再中斷連線」功能,裝置會先嘗試連上新網路,再中斷與舊網路的連線。先連後斷流程與先斷後連網路切換 (也就是裝置先中斷與舊網路的連線,再連上新網路) 使用相同的網路選取演算法。如果網路選取演算法選擇的網路無法使用先建後斷切換,裝置會自動改用先斷後建切換。

同時使用受限連線和網際網路連線

如果啟用同時限制和網際網路連線功能,裝置可以連線至次要的受限 Wi-Fi 網路,但只有裝置製造商設定的特定應用程式可以使用。裝置製造商可參閱「Concurrent restricted and internet connection」(並行受限和網際網路連線) 一文,瞭解如何設定這項功能。

當網路選取演算法偵測到與 OEM 付費或私人建議相符的掃描結果時,就會自動連線至該網路做為第二個網路。系統會正常並行選取主要 Wi-Fi 網路 (為一般應用程式提供網際網路連線)。

常見問題 (FAQ)

  1. 安全網路的優先順序是否一律高於開放網路?

    否。系統評估網路時,主要會考量網路是否已儲存或建議,以及是否為計量付費網路。在每個類別中,安全網路的優先順序會高於開放網路,但連線品質的權重會高出許多。

    這是因為端對端加密 (例如 TLS) 可確保實際使用者資料安全無虞。安全網路只會加密通訊的第一段,即使是使用預先共用金鑰的網路,也無法提供多少隱私權。

  2. 為什麼系統會優先顯示已儲存的網路,而不是建議的網路?

    系統會優先顯示已儲存的免費 (非計量付費) 網路,其次是建議的免費網路;已儲存的計量付費網路優先順序高於建議的計量付費網路。

    系統會優先顯示已儲存的網路,而非建議的網路,因為已儲存的網路是使用者明確新增至裝置的網路。這表示系統會盡可能連線至這些網路。

    請注意,使用者可以針對個別已儲存的網路停用自動連線行為,也就是指出這些網路只能手動使用,裝置不得自動連線。

  3. 我可以變更嚴格優先順序或完全移除嗎?

    裝置製造商可以修改上述章節列出的獎勵疊加層,進而修改網路選擇決策。不過,我們不建議變更預設值,因為這些值是經過仔細考量多種用途後所選定。